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如何理解循证医学范例(3篇)

发布人:转载 发布时间:2024-08-12

如何理解循证医学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食管小细胞癌;临床教学

循证医学,顾名思义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循证医学自19世纪中叶起源以来,就在临床实践中起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使临床医疗决策不断趋于科学合理[1]。我们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带教课程设计中引入了循证医学理论,,其目的在于将循证医学理念融入临床实践课程中,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循证思维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成为新世纪创新性人才。

1、将循证医学理论应用于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带教课设计中的意义

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带教课程倡导在医学理论基础上将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带教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关于食管小细胞癌的医学理论知识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科研素质等,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做好知识与临床思维铺垫。而循证医学将“循证”的理念引入至教学过程中,并以问题为支撑点进行放射性教学。其实质即让参与食管小细胞癌临床带教课程的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并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有效利用其计算机检索知识查询与问题相关的科学证据,并对其真实性进行正确评价,以对临床实践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将循证医学引入临床带教课程,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乐趣而不再如传统教学那样硬性灌输。

此外,循证医学的循证、评估并进行决策的循证思维方式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式,其不仅注重教师在临床经验及医学知识方面的传授,更能有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它的能力。学生往往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体会和感受的科学的务实求真作风,高尚的医德医风,在这些循证医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最后,将循证医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带教课程,也是未来继续教育的需求。从循证医学的实质上看,循证医学强调的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学习及提高、不断更新自我知识,并不断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

在当今科学技术水平飞跃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能自主学习并应用循证医学理念[2]将是社会向医疗行业提出的迫切要求,因为只有能真正掌握循证医学理念、能熟练运用循证医学技巧、方法的医务工作者或医学生才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的终身性的自我教育者。2、如何具体将循证医学理论应用于食管小细胞癌临床带教课程设计中

2.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循证医学基础知识

任何具体实践之前,都需要理论的指导,而将循证医学具体应用于临床带教课程设计中,也需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循证医学的基础知识。循证医学基础知识课程能让学生了解循证的具体过程、需具备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通过循证医学基础知识课程,能一定程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为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奠定一定思维基础。循证医学其实质即从繁杂的实践中理出头绪、提出问题,并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检索、评价出最有价值最科学的依据,根据这些依据,学生在更新自我知识的同时有效利用依据进行合理、正确、科学的实践指导或应用[3]。

2.2开展案例式教学

开展食管小细胞癌的具体案例的学习及讨论,如对案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及治疗、预后及预防等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相关问题按照循证医学操作进行演练,包括文献检索,真实性、临床价值等评价,并结合病人具体情况等进行合理决策,以体现出循证医学的实践指导效果及效益。笔者同时还认为,食管小细胞癌的具体案例的学习及讨论能极大改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提高其计算机检索能力,而且案例讨论使知识传授不再仅仅是教师的耳提面命,也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解答的过程中掌握了最科学依据的知识,也提高了其对患者作出了最合理医疗决策的能力。

3、结语

循证医学在普及和发展中形成了循证医学教育,循证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临床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循证医学理论引入食管小细胞癌临床带教课程设计中,目前只是一次医学教育改革的尝试和探索,要真正意义上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临床实践中还有赖于我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7.

如何理解循证医学范文篇2

1循证医学概念及其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专家DavidSacker提出,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医学观和医学方法学,是以医学研究证据作为临床决策基础的科学。循证医学理念倡导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及应用分析结果指导疾病诊疗过程。循证医学的思想核心在于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都应当以科学的系统评价的临床证据为前提,用科学的系统的医学证据来给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而不能单凭医师个人的临床经验或依据个别文献上的研究报告来处理患者。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医生的理论水平,还可以提高医生的临床实践水平,提高医生患者的诊治能力水平,改进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医学知识更新很快,有些疾病随着反复临床实践证明既往大家认为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模式可能出现颠覆性改变,然而这些新知识往往在医学教科书上可能还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医学教科书编写有其时间限制的局限性,其内容往往相对滞后,因此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医生很难获取。进入临床实习之后往往发现临床上具体到患者实际问题的时候,发现其从教科书上获取的知识和临床具体实践往往不相符,这就要求实习医生要丰富医学知识的来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方法,形成不断自我更新的学习能力。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是采用单纯主动灌输的方式重点传授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一般是被动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传统教学尽管能够使学生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较好,但是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不足。然而医学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科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总结经验,归纳,系统评价,形成理论,然后再应用实践,然后再观察,再评价等等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临床医生具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需要突破传统的理论体系,需要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给予的较少,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在此背景之下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进行临床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和非常紧迫。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能培养医生掌握临床科研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学习和掌握医学证据。借助科学方法正确评价和使用证据,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它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从教师层面来说,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如何教会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到主导作用,重在培养医生学习能力,将教会医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使年轻实习医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参与者。另一方面从实习医生层面来说可以从机械学习转变为最优化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此外,对二者来说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通过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本专业医学进展,提高自身的临床医疗水平,学生可以获取教科书以外的专业知识,弥补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2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

如何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首先在实习学生进入肾内科临床后我们专门组织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老师,对学生进行循证医学知识专题培训,让学生充分了解熟悉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思想。培训学生如何进行证据的收集,例如如何利用现有互联网,万方,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等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再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阅读、分析,评价医学文献,获取最佳证据,这些培训有利于循证医学在教学中的实施。具体实施循证医学教学实践的方法是通过“病例式学习”来进行教学。具体流程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程序:(1)针对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并分析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否可以用传统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来解决。(2)查阅相关文献,利用互联网及多种文献数据库检索与问题相关的文献和指南,用于分析评价。(3)对文献进行评价、分析、归纳,根据证据的分级评分标准对文献做出具体分析评价,获取最佳证据,分析证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及适用性等,确定证据是否可以帮助解决所提出的临床问题。(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针对患者的问题制定最佳诊治方案。(5)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诊治方案对患者的疗效,对临床决策进行检验和再评估,分析患者是否从诊治方案中获益,以提高诊治水平。通过举例说明循证医学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如以IgA肾病的治疗为例,2012年KDIGO指南要求针对IgA肾病的治疗,首先要评估IgA肾病的进展性危险因素,如患者的血压,血尿的严重程度,蛋白尿水平,肾脏病理的严重程度分级等;其次治疗上以降蛋白尿和降压为主。当尿蛋白>1g/d时,推荐使用ACEI或ARB治疗,目标血压<130/80mmHg;若尿蛋白在0.5~1g/d[儿童在0.5~1g/(d•1.73m2)],建议使用ACEI或ARB治疗,目标血压<125/75mmHg;当ACEI或ARB治疗3~6个月且蛋白尿仍持续>1.0g/d时,患者应接受6个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因此对IgA肾病的治疗,不同的临床表现其治疗方案不一样。针对一个具体的IgA肾病患者如何给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我们先让实习同学带着问题检索相关医学文献及IgA肾病的诊治最新指南,并进行分析学习文献和指南解读,然后根据最新指南来制定患者最佳治疗决策。根据KDIGO指南要求首先需要严格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然后再决定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不同病情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方案差别较大,牵涉到患者是否需要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这类副作用比较大的药物,以避免过度药物治疗给患者带来药物副作用和治疗不积极导致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观察随访,随时根据病情变化如蛋白尿及血压的改善情况,再根据指南来修正治疗方案,这样患者才能获益最大化。通过实习同学参与这样整个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实习医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文献,通过对指南的解读从而对IgA肾病诊断和治疗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建立这种“病例学习”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使学生收集、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加强,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教育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即使其走上工作岗位,也能够通过不断的主动学习,进一步更新医学知识,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学习者。

3小结

如何理解循证医学范文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代表着21实际医学发展的方向,循证医学的出现使医学研究及医学实践的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1~2]。循证医学,即遵循最佳证据的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都应根据客观的医学科学依据进行,而这些最佳证据是将医学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价而得来的[3]。为顺应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成功转变这一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卫生部目前正在致力于更进一步推进循证医学的发展与应用。本教研室早在2006年就在临床医学本科、七年制和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并结合流行病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循证医学相关训练,包括循证医学基本理论、循证医学实践、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评价等技能,以及各种循证医学分析方法如meta-分析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在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资源中及时得到经过实证的医学成果。我们在循证医学的授课过程中,强调医学生应在医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学习并寻找最佳证据,充分开展循证实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当前最佳证据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医学决策。

1对象方法

1.1教学对象

在本教研室进行毕业实习的哈尔滨医科大学2005级和2006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共23名同学。

1.2教学方法

我们在流行病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有4学时的循证医学课程;然后对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预防医学生,通过提出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系统检索相关证据或文献、评估现有证据或文献的质量、分析文献、提取数据、综合整理分析等一系列的过程,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指导,结合循证医学实践,学生们将能够更快地掌握循证医学实践的关键方法和技术。

2教学效果

循证医学在预防医学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循证医学有助于预防医学生建立良好的辩证思维方式,提高实际动手工作能力,提高医学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在未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生涯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力,形成不断地自我学习、充分利用最佳证据的良好习惯。目前,国内外循证医学主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而且也仅限于理论教学方面。本教学团队在循证医学的理论授课和实践课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目前,指导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在CancerEpidemiologyBiomarker&prevention.,BreastCancerResearchTreat,Journalof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Health等杂志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4.90。

3讨论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息息相关,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循证医学则是关于如何利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医学实践和决策的学问[3]。循证医学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代替,现有医学知识在迅速的积累中,这就要求当代医学生必须时刻紧盯科学前沿,不断地从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正确地评价现有证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目前,我们已在预防医学及临床各专业本科生的流行病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有4~8学时的循证医学课程,使医学本科生对循证医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指导,在医学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授之以渔”为目标,切实培养他们的医学实践能力。循证医学是一种提倡授人以渔”新型医学实践模式的兴起,而不是授人以鱼”的传统医学实践教育模式[4]。预防医学本科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会遇到这样那样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正确利用循证医学这个工具,将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益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