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从而证明了情绪对调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
对病人来说,保持乐观的情绪尤其重要,一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都可导致并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骨外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骨折患者15例,现将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心理护理
1.1心理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临床观察,病人的致病因素与心理活动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护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但因其疾病类型,病程长短及其性格,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不同特点。所以,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2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的护理
患者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人地生疏,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怕成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自费患者,常为住院费担心。护理人员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现出惊慌、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认真的服务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及时止血、镇痛,使病人脱离生理痛苦反应,从而稳定情绪。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1.3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见于一些陈旧性的骨折,骨髓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的开放性骨折,病情多数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有时药物治疗也不太理想。这些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种以希望了解病情为中心的求知欲望,他们盼望医生能对病情做出详细的了解,冥思苦想询查病源,本组患者15例;有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产生急躁情绪,失眠、烦躁、易怒,自觉度日如年。
2护理措施
2.1疼痛护理
2.1.1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伤员在现场急救时予以临时固定,以减轻转运途中的疼痛,并争取及时清创、整复;发现感染时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开放引流,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发生压疮应及时行褥疮护理;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手术,彻底切开减压。
2.1.2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2.1.3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肢体疼痛应及时判明情况,有效镇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痉挛而影响再植肢体的成活。
关键词:预防术后病人肺不张有效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64-02
肺不张是胸外科行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发生在术后24-48h之内。正常呼吸时有间歇自发性深呼吸可使细胞得到充分的扩张,而术后病人用了物和呼吸器,而固定,并保持着缺乏间歇性呼吸的均匀呼吸,进而导致术后肺不张。也因患者术后疼痛而限制呼吸,不敢深呼吸、咳嗽、咳痰,使分泌物阻塞支气管管腔,空气进不到肺泡,肺泡收缩,增加了肺不张的可能性。临床表现为呼吸增块、高热、支气管呼吸音消失或减弱,有时病人还可出现烦躁不安。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早采取护理措施以有效防肺不张的发生。
1肺不张的原因
肺不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①气管内全麻者由于插管对支气管黏膜的刺激,物对呼吸道上皮细胞介质的影响及吸咽对呼吸道的刺激均已导致术后大量痰液,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痰液粘稠栓塞引起肺不张。②通气不足,术后因切口疼痛和胸痛和胸腔引流管刺激,患者不敢做深呼吸和咳嗽,胸带包扎过紧限制了胸廓的运动,患者过于衰弱,无力呼吸及术后发生支气管哮喘等均能造成肺通气不足,支气管气流速度下降,在咳嗽时其剪刀作用减弱使分泌物不易排出,导致肺不张。③气管插入过深,导管插入单侧支气管而使另一侧支气管不通,肺处于萎陷状态。④术中对肺组织的挤压导致肺组织挫伤。
2肺不张的预防
肺不张的预防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对吸烟患者术前半个月劝其戒烟,以减少分泌物对呼吸道的刺激。②对呼吸道炎症或呼吸道感染者术前应充分利用抗生素治疗,在感染控制后方可手术。③术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练习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方法。④术中气管插管不宜过深,以免插入单侧气管引起对侧肺不张,尽量减少对肺组织的挤压,术毕吸尽痰液。⑤术后在病情许可下用止痛药物,预防因疼痛引起的呼吸肌运动受限,造成肺通气不足。⑥术后经常辅助患者坐起拍背、协助咳嗽排痰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3肺不张的护理措施
术后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被破坏而造成肺泡不能通气和灌注,促使气道关闭,而出现肺不张。肺不张通常发生在术后24h-48h之内,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心律失常、呼吸衰竭、肺炎等严重病发症。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3.1肺不张的术前护理。有效地给患者进行术前教育,对吸烟者术前十五天要停止吸烟,减轻体重。由于有些患者不按医嘱和治疗规程办事,所以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转向督促患者执行规定的保健活动上来,让其意识到发生并发症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费用,同时增强他们对这种疗法的信心,示范有规律的呵欠动作。护士要认真说明这种疗法的重要性,同时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他们知道即时得了肺不张的并发症,只要按照期望的呵欠动作的疗法去做,也能化险为夷。总之,护士应积极地做好术前指导。
3.2肺不张的术后护理。
3.2.1呵欠动作的护理指导。对肺不张的预防,呵欠动作胜过一般的深呼吸,是一种自然的深呼气,一旦开始打呵欠,病人即使感到伤口疼痛也无法使呵欠终止,其次诱发呵欠相对比较容易,病人很了解打呵欠是什么样的动作,只需指点或鼓励病人或护理人员先作示范动作,更能激起病人打呵欠。一次可保持3-5分钟,可使萎陷的肺泡再度扩张,并有较高的肺泡充气压力、较长充气时间及最深呼气量,可有效地预防肺不张,特别是对胸部上腹部的手术病人效果更佳。
3.2.2翻身、拍背、辅助咳痰。患者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后,即可翻身,拍背,每隔2h翻身1次,以防止分泌物沉积在胸背及肺底部;拍背要有节奏地由上而下,由边缘至中央叩拍患者背部,要求患者进行深呼吸。经过上述措施后痰液大多已从肺泡周围进入气管,或痰液已松动,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深呼吸时,嘱咐患者在呼气的2/3时咳嗽,重复数次,因深呼吸可带出少量肺底部分泌物,配合咳嗽可产生痰液移动及加强咳出效果。
3.2.3视患者病情可适当给予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有雾化吸入、鼻导管吸痰、气管内给药、气囊加压等。为有效抗菌消炎稀释痰液,使痰液迅速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可采用雾化吸入,有效预防肺不张;病情严重、无力咳嗽或全麻未清醒未撤离呼吸机的患者可采用鼻导管吸痰;在呼吸机撤离前如发现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可采用气管内给药,使患者会发生呛咳,引起剧烈咳嗽,同时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呼吸音低、呼吸音粗或干湿性口罗音者如采取其他措施无仍无改善,可给予气囊加压通气,促进肺复张。
【关键词】疼痛;痛苦;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3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84-02
疼痛是多数疾病的伴随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令人痛苦的疼痛体验。因此,“疼痛护理”是护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通过解除疼痛刺激源、药物镇痛护理、心理护理、物理护理等措施,可以避免或减轻病人疼痛。
1解除疼痛刺激源
处理疼痛,应明确疼痛刺激源。如系外伤引起的疼痛,应及时撤除刺激物、止血、包扎、固定;冻伤引起的疼痛,应将冻伤的肢体迅速放在温水中保暖,水温以护理人员的手感觉温暖舒适(25℃)为宜,注意观察伤处皮肤颜色、温度,预防局部坏死。对于烫伤引起的疼痛,首先要用干净凉水冲洗伤处,之后用凉水浸泡。需要注意的是,当烫伤之处已起泡破损的,不可以实施浸泡,以免引起感染;烧伤、烫伤应视具体情况不同外涂湿润烧伤膏,可起到较好的止痛修复作用。
胸部及腹部手术后,病人常因为用力咳嗽、大声说话、排便等引起伤口疼痛,护士应指导病人精神平和、轻缓咳嗽、均匀呼吸,必要时协助病人轻压伤口处,再咳嗽或轻缓用力;结石、异物引起的疼痛,需要专科排石、清除异物。机体组织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疼痛,通常由医生专科治疗,护士实施专科护理。
2药物止痛的护理
临床镇痛主要以药物止痛为主。在护理实践中,首先要评估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用药。常用给药途径有:口服、注射、外用、椎管内给药、雾化吸入等。止痛药一般分为三大类,视病情及疼痛性质不同,用药与护理有所区别。
21解热止痛抗炎药临床应用较多的有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此类药物虽然止痛作用较弱,但由于属于非处方类药物,药店有售,应用较为广泛。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正在引起医界重视。护士应指导病人了解药性,知晓毒副作用的临床表现,遵医嘱正确用药,避免过量服药。预防肝脏、肾脏、骨髓等器官损害及不良反应。宜饭后服药,以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
22中枢性止痛药临床常用的有曲马多,属于鸦片类止痛药。可缓解中度和手术后疼痛。护士应了解曲马多的药性及副作用,严格遵医嘱给药,一日剂量不超过400mg。要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有无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观察有无心率、血压、心动过速等心血管系统反应;要注意曲马多与酒精、镇静、镇痛药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同时应用会引起急性中毒。在应用此类药物时,须了解病人的原发疾病,观察用药反应,谨防并发症。
23麻醉性止痛药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临床常用于重度疼痛、癌痛的镇痛,效果较好。此类药物止痛作用强,易成瘾。国家有严格的毒麻类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控制此类药品不能随便使用。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按规定查对给药,并妥善登记、交接安瓶。
应用此类止痛药物,须谨防药物毒副作用、过敏反应及成瘾,发现异常要及时减量或停药。有些老年病人长期依赖止痛药物,不按医嘱用药,私自加量或延长用药时间,容易造成蓄积中毒。还有一部分病人轻信广告,自行使用止痛药,对健康形成潜在危胁。医院必须妥善保管此类药物,严防丢失。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如果盲目地服用止痛药物,虽然暂时可以缓解疼痛,但由于“止痛”掩盖了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利于医生诊治。不合理应用止痛药极易成瘾、中毒甚至危害生命健康。
3心理护理
31护士应尊重并理解病人对疼痛的感受,切忌以主观体验评价病人娇气、夸张,切勿漠视病人的痛苦体验。要精心护理病人,严密观察止痛效果与病情变化,临床上有癌痛病人在医院发生自杀行为的报道。对有自杀倾向迹象的病人,医护人员应该细心、谨慎,加强安全护理,必要时与病人家属协议保护措施。
32医护人员应耐心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机理,介绍疾病的转归过程,消除病人的恐惧、担忧、焦虑等负性情绪。鼓励病人以现实、坚强的心态对待疾病与疼痛,增强病人战胜疼痛的信心。心理学方法的自我教育与自我鼓励可以使病人放松身心,缓解疼痛。
33疼痛易受注意、暗示和期待等心情的影响,一个人的既往经历和当时的病痛情境均可能给疼痛带来很大敏感。护士如能运用心理学的放松、转移、催眠等疗法,可以缓解、转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感觉。比如温暖的交谈、适当小游戏、听音乐、看书都可以分散病人的疼痛注意。心理咨询师使用生物治疗仪为病人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暗示疗法可以起到疏经络、活血脉,缓解疲劳、消解疼痛的目的。
34舒适的环境会令人心情愉悦,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耐受力。医务人员应尽量满足病人对于舒适的护理需求,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床位舒适、衣物整洁,指导病人家属加倍关爱患者。
4物理疗法
冷疗、热敷可以改善组织的代谢活动;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起到舒适止痛的作用。
5饮食护理
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科学饮食。口腔、咽喉、食道、胃部疾病或术后的病人应避免冷、硬、辣刺激性强的食物;高尿酸症的痛风患者应该避免动物内脏、家禽皮、沙丁鱼等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富含钙、磷的食物有止痛功效;咖啡因类食物能阻止细胞接收疼痛讯息,从而减弱疼痛感;鱼油有消炎作用,可以缓解头痛;莓类、樱桃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能缓解关节痛;姜、咖喱和辣椒等辛香料被认为是天然止痛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