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足球拦截和抢断教学范例(3篇)

发布人:其他 发布时间:2024-09-02

足球拦截和抢断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移动;接球;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41-01

在“浙派名师培养工程”课堂展示活动中,观摩了邵志南老师的《篮球――移动中接球》一课,邵老师的设计理念和课中体现的核心思想让我们对传统的篮球技术教学有了变革性的思考。下面仅从我个人角度,谈谈对本节课观摩后产生的一些思考。

一、对“移动中接球”课题的理解

在观摩课前看到邵老师《篮球――移动中接球》教学设计时,感觉存在一些问题。从篮球技术角度来看,篮球技术包括了传球、运球、接球、投篮等,再从传接球教材来分析,只有“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头上传接球”之类的表述,“移动中传接球”的表述显然不在传统篮球教材表述的范畴之内。但随着观摩课的深入,渐渐理解“移动中接球”表述的内涵,邵老师教学的着眼点是将球类教学放到情景中去教,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对抗中学”“在比赛中学”,以“篮球传接球”技能教学为核心,将这些技术运用于改良的游戏比赛中,更加符合和贴近篮球运动的特点。同时,这一课题也对我们开展排球、足球等球类的技术教学拓宽了思路。

二、技术动作的教学在相关情景游戏中运用的成功之处

1.技术教学与运用相融合

在本课设计中,邵老师从完成“胸前传球、反弹球、头上传球”三次不同的传球方式并准确传到同伴的位置,再到接“原地、左右运球后、换位运球后传出‘前、后、左、右、上’不同位置的球”,并做出准确判断球落点后快速行进“跳步、跨步、转身、侧滑”移动来接住球,最后到三人一组的“抢断球”游戏。将移动中接球的技术融入游戏中,同时,设计的游戏以一个组合练习出现,使得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将学习的技术加以运用。这也符合《课标》在水平三提出的“基本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的水平目标。

2.“移动中接球”渗透着简单战术意识

篮球比赛中,篮球始终在移动,而不是静止的,这就要求接球队员能在移动中接球。本课中,教师在组织要求较低的游戏比赛中,模拟比赛情景中练习动作技术,为以后真实的篮球比赛做好准备。这种模拟情景下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将学习的技术得以巩固,还能够提高同伴间的配合能力,渗透着简单的战术意识。

三、值得商榷的地方

1.缺乏对移动接球动作技术的指导

邵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期望学生在接同伴传来的球时呈现多种方式,如跳起接球、跨步接球、跑动接球等。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呈现的方式较少,主要以跑动中接球为主。究其原因,教师对移动方式接球的指导不够。在什么状态下,采用什么样的接球方式,这显然也是一种技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

2.“先教”和“运用”的断裂与错位

足球拦截和抢断教学范文

随着留学不断升温,特别是美英等发达国家留学签证逐年放宽,越来越多中国高中生计划赴海外求学。为了挤进外国名校和取得高额奖学金,很多原本准备报考国内高校的莘莘学子纷纷备战“洋高考”。

“洋高考”抢滩势头渐强

“洋高考”无论从种类还是从分布地域上看,增多的势头都很强烈。据称,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机构纷纷抢滩中国举行“洋高考”。

据称,美国的高考形式有“学业能力评估考试”(简称SAT)和“美国大学测评考试”(简称ACT)。这两种考试既是美国大学的入学条件之一,又是发放奖学金的主要依据。在美国,各大学都会建议申请者参加SAT或ACT考试,许多名牌学校如哈佛、普林斯顿等也都认可其成绩。

美国法律规定,教育是各州事务,联邦政府不能过分干预。因此美国不存在全国统一的教育大纲,也不存在全国性的统考。原来美国的大学招生都是自己出题,后来发现这样做缺乏一个可供比较的标准。于是,SAT和ACT两种以测试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考试便应运而生,到今天已经成了事实上的“高考”。

ACT考试每年有6次,SAT考试一年举行7次。值得一提的是,SAT考试与高中教材没有太多直接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据称,美国高考形式SAT与ACT早已悄然出现在中国。2003年暑假,上海新东方办起了中国内地第一期SAT考试培训班,没有做宣传,第一期培训班就迎来了50名学员。之后,2004年学员超过100人;2005年是400人;2008年的学员达900人。而北京的增长速度比上海要快。北京新东方在2005年初第一次开办SAT考试培训班,当年学员不到600人。而今年的SAT考员已经达到了1400多人,比去年超出一倍还多。

据称,英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为A?鄄LEVEL,即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是英国学生进入大学最传统的途径。只有在A?鄄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可能被一流大学录取。

英国有很多大学在招收高中毕业生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结果是能否录取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尤其是当学生有着相同的笔试成绩时,面试通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要学生达到了所选学校的笔试要求,并且有老师出具的推荐信,都可以获得大学面试的机会。

据称,WACE是澳洲的大学录取考试课程,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全澳洲高中生在高中11年级和12年级两年中通过参加WACE课程的学习,可考取包括澳、加、美、英等国的5000所大学。考试通过者由西澳大利亚课程委员会颁发高中毕业证书。

高中毕业前往国外读书,语言是最硬的一道关。准备参加“洋高考”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国外的大学入学考试,更注重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国内考试比起来少有繁琐艰涩的客观题。一名理科生笑着说,国外的物理、数学考试题目“简单”得没有天理,只要能看懂题就会做!他们认为难的是“语言”,但是语言的麻烦在于它不是短期的“恶补”可以解决的。

有关专家表示,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洋高考”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考试“无国界”。国际教育机构和国际资本看好中国教育,中国的教育也正在融入世界教育格局中。

“洋高考”,这扇门打开了就不会再关上。不过,一些教育界人士也提醒,“洋高考”毕竟刚刚起步,加上需要投入的成本比较大,学生和家长应谨慎选择,理性看待这一考试机会。

中国高考制度值得反思

事实上,“洋高考”登陆中国有多种因素,比如这是教育国际化催生“考试无国界”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外教育机构看好中国市场的赚钱商机――中国人是舍得在教育上投资的!

当然,“洋高考”登陆中国,更是美国等国家揽储全球人才的一种手段。其实,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是生源的竞争,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发展受制于生源不够。寻找生源非常重要,而中国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个市场。

虽然与每年上千万的高考生相比,参加“洋高考”的人数毕竟是少数,但从其不断增多的趋势看,“洋高考”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机会的同时,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试模式也打破了国内应试教育的僵局,引发人们对中国教育如何融入全球格局这一重大命题的深刻思考。

有关专家指出,“洋高考”进驻使中国教育市场遭遇“狼来了”的竞争格局,将会触动中国高考的整个体制环境。

由于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每年有420万人被拦截在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门外。目前,中国18-24岁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10.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高达50%。

据称,今年重庆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其中农村考生较多。放弃高考的原因较多,如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和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劝差生放弃高考。当然还有“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有关专家表示,当一次高考将决定一名学生的命运和未来时,本不该由高考独自承担的职责却非要硬性地强加于高考之上,如此“难以承受之重”当然难免令高考过度负重而变得畸形。

现实中,高考已然不再是一场考试那样简单,城市交通要因高考而被管制限行,家长们更不敢在这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考试面前有丝毫的怠慢,高考保姆、高考套餐、高考套房的火爆,都成了“一考定终身”的系列副产品。

足球拦截和抢断教学范文

《潇湘晨报》报道,湘潭市公安局警察周曙强与同事到湘潭县检察院调查案件时,被检察院的检察官们铐打一个多小时,检察院事后的解释是因为周曙强只穿了便装,引起了误会。周后来回忆事形,他在办公楼内找厕所,后面有人问干什么的,他没搭理就继续往前走。喊话者跑上前再次厉声问:“到底是干什么的”,他说自己是公安局的,对方抓起他的衣服往外推,说“哪有你这种素质的警察”。几句不太客气的话引发了争端。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不认自家人。若是便装百姓,一切误会就都是“正会”了。

自杀无理

《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人大审议《北京市条例(修正草案)》。草案规定,政府及其有权处理的工作部门对于重大、复杂、疑难的事项,可以依照规定程序举行听证。草案中规定,人应该维护秩序。修订草案指出,人不得在非接待场所采用走访形式提出请求;不得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及其周边、公共场所非法聚集、滋事,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堵塞、阻断交通,或者以自杀、自伤、自残相威胁。否则,将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让自杀者承担法律责任我还是头一次听说,人家想死,让人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八卦有力量

《独立报》报道,爱尔兰摇滚乐队U2主唱波诺最近客串英国《独立报》编辑。该报同意捐出其当天收入的一半,用于非洲防治艾滋病事业。波诺为此采访了英国首相布莱尔和财政大臣布朗,而美国国务卿赖斯应邀开列了自己最喜欢的10首音乐。在这份名角云集的一次性版本上,由英国艺术家达米尔.赫斯特设计的头版,以头号大标题声称“今天没有任何新闻”――只是非洲又有6500人死于艾滋病,和往常每一天的死亡数量相差无几。

明星安吉丽娜・朱莉生孩子,全球人民都知道。她为了躲狗仔队,首先飞到非洲,动用国家机器来保护隐私,可谓大手笔。她把孩子的照片高价卖给了一家媒体,最后又把收入捐给了儿童组织。

――把娱乐八卦拓展到人道主义层面,堪称化八卦为神奇。八卦能到这种境界,那得是多么先进的生产力啊。

活雷锋

《河南商报》报道,郑州某燃气具商店店主谷殿明多年学雷锋做好事,把自己1米高的头像和雷锋头像并排挂在自己商店的门头上。大照片上的他穿着西装、胸前挂着大红花和四枚奖章。谷的头像旁写着:“我们愿做活雷锋,天天都是雷锋日。”雷锋的头像一侧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据他本人介绍,从1997年开始,他免费为市民维修燃气具,截至记者采访当天已经修了68946个,为此投入了80多万元的资金。

――人家那心肠热得跟那咕嘟咕嘟的开水壶似的,不过雷锋同志没好好学数学,这一点就得向谷殿明同志学习。

批示效应

《中国青年报》报道,山东省荣成市借读的高中生晋齐(化名),日前写信给中共高层领导,投诉学校收取高昂的借读费。信从中南海批转回当地,原本收取他1万元借读费,提高到了1.6万元。当地领导让晋齐在“处理之前不上访”的保证材料上签字,晋齐在征询了家长的意见后,写下了“在收到答复意见之前不再上访”,并签名按了手印。

――《静夜思》:批示放金光,疑是雪上霜。抬头读条文,低头又落空。

保卫枪声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广州打击“双抢”进入攻坚战。2003年,广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桂芳提出,在今后3年,广州每年将增加2000-2500名警察,到2006年广州警力将达到3万人,警民比例由现在的1∶416提高到1∶300。今年以来,警方多次受命对“双抢”嫌疑人开枪。针对犯罪嫌疑人拒捕,便衣果断开枪将其当场击毙的情形,张桂芳说:“这是正义的枪声,代表群众心声的枪声,让犯罪分子颤胆的枪声……”

――说一百遍“蜂蜜”也不能把嘴唇变甜,喊一万遍“人民”也不能变成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还是得看服务什么,怎么服务。

中国式9・11

《北京晚报》报道,河南农民艾绪强被北京市二中院判处死刑,艾绪强被称为发动了“中国农民悲壮的9・11袭击”,“报复心切”的艾绪强把“同归于尽”的行动选在9月11日。他骗乘一辆出租车后在东城区灯市口附近将司机杀死,随后驾驶该车冲入王府井大街,直接造成3死9伤。他选择王府井,因为“王府井是中国最繁华的中心,是富人聚集的地方”;站在法庭上,32岁的艾绪强说:“现在10个城里人有9个都是黑心的。”听完判决后受害者家属“非常不满意”,在获知可能获赔无望的情况下,有家属建议拍卖艾绪强的器官以获取赔偿金,理由是“不能让他就这样一走了之”。

――恶行是善良的偶然崩溃,生活有那么多让人唏嘘的场景。

忽悠法庭

《重庆商报》报道,凭借一张假的律师证,蔡祥松替人打了15年官司,骗了至少115人共计十万元诉讼费,包括主城部分法院。今年他在一起刑事案件时被看出破绽,最后警方将其逮捕。经初步调查,蔡从1991年开始冒充律师替人打官司,他所的诉讼案子都输了,而且连法院也上了当。

――窗户纸不捅不破,但人见人捅,就会千疮百孔。

立场过滤

《京华时报》报道,我国一项新型网络过滤技术已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该过滤技术可以自动对网上出现的反动或者不良信息进行跟踪监控,并将其拒之门外。据介绍,该网络审查系统首次应用了“立场”过滤的概念,让网络系统具有了“社会立场”和较高的“觉悟”,可以应用于意识形态过滤。据介绍,当系统对输入文本进行处理时,如内容反动,则判定为黑文本,否则判定为红文本。这一判定过程能在几秒钟内完成。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吧。

大狗与锦鲤

《中国商人》杂志,当大部分富人选择名车、豪宅、高尔夫、雪茄等奢侈品作为享受财富与生活的方式时,有一部分富人却在选择锦鲤。一条小鱼能卖80万之巨。被人称为中国锦鲤界“泰斗”级人物的苏志强所说:“如果说养锦鲤有什么好处,那就是让我心境平和,不再那么暴躁。生意场上的诸多不快和紧张,在池边坐坐、看看就都消解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富贵者自有富贵者的逻辑。

监狱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