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农产品与农副产品范例(3篇)

发布人:转载 发布时间:2024-01-28

农产品与农副产品范文

为加快实施新疆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推进农业从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型,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提出的对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及另两地区的新疆农副产品入市情况进行调研的要求,新疆调查总队首先联合北京市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采取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调查问卷所设项目和列出52种新疆农副产品为内容,对北京市以下4种对象进行了调查走访:

---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以及经营有新疆农副产品的商户。对交易额排名前10位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管委会作了调查,并在每个市场中挑选3家经营新疆农副产品的商户再予以调查。

---经营有新疆农副产品的大型超市以及经营有新疆农副产品的商户。对北京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北京物美商业有限公司、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等3个经营新疆农副产品的大型超市管委会作了调查,并在每个超市中挑选2家经营新疆农副产品的商户再予以调查。

---新疆驻京的主要办事机构。对7家新疆各地驻北京办事机构作了调查(经济普查名录库中共有20家办事机构,其中4家专营化工机械产品,9家虽经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协助仍联系不上)。

---北京市政府中涉及农副产品交易的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对北京市发改委、农业局、商务委员会、工商局、地税局、质检局和卫生局等7个部门进行了走访。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新疆农副产品在北京前10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登陆率为60%

20**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表明,北京市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有359个,年成交额为900.4亿元,而前10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年成交额达755.7亿元,占总成交额的84%。它们是:京丰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有限公司、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锦绣大地玉泉路粮油经营有限公司、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盛华宏林粮油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大红门京深海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昌平市场服务管理中心和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调查显示,20**年这10大市场中有6个市场销售了新疆农副产品,由此可见,新疆农副产品在北京农副产品交易额占八成的市场平台上的登陆率为60%。

二、20**年登陆北京的新疆农副产品

20**年登陆北京的新疆农副产品主要有以下26种:香梨、苹果、葡萄、甜瓜(含哈密瓜、伽师瓜)、杏、葡萄干、核桃、红枣、杏干、巴丹木、枸杞、番茄酱、葡萄酒;羊肉、风干肉(肠)、鱼、石榴、瓜脯、蜂产品、番茄红素、辣椒酱、熏衣草精油、果蔬饮料、玫瑰花类、茴香(孜然)、蘑菇。

在本次调查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三大超市中,只出现了前13种产品,说明这13种产品在20**年已置身于北京市社会化的市场平台中。而在所调查的7家新疆各类驻京办事机构中,20**年不仅有前13种产品的销售,而且也分别出现了后13种产品的销售。可见后13种产品登陆于北京是依靠新疆各类驻京办事机构的自荐自销方式来实现的。因此,从拓展产品销路的角度来看,新疆在北京设置主要农副产品专营或综合直销机构是一个很奏效的措施。

三、本次调查的市场和超市能够列出份额的新疆农副产品

前10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6个经营有新疆农副产品的市场中,有1个不能全面掌握本市场内新疆农副产品进货情况,有5个市场填写了20**年购进新疆某种农副产品占同种产品总购进量的比重。为简化起见,现将这5个市场所列产品的比重作一简均,其结果为:葡萄干48%;香梨40.2%;杏干20%;番茄酱16%;核桃10.2%;红枣8.2%;甜瓜6.2%;苹果6%;葡萄0.04%。

再将3个大型超市所列比重作一简均,其结果为:香梨15.6%;甜瓜15%;葡萄干10%;葡萄4.3%;苹果3.5%;杏、核桃、红枣均为0.17%。

通过调查可知,进入北京社会化市场平台的新疆农副产品基本上是干鲜瓜果,其中香梨最受欢迎,葡萄干、甜瓜紧随其后,接下来是苹果、葡萄和杏。此外,新疆葡萄酒品质优良,其名声正逐渐兴起,市场前景看好。

四、各市场、各商家欲增加进货量的新疆农副产品

在调查的5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3大超市中,有6家认为香梨是畅销产品,并有3家欲增加进货;有4家认为甜瓜畅销,并有3家欲增加进货;有2家认为葡萄干畅销并均欲增加进货;有2家表示苹果畅销,并有3家欲增加进货;有2家认为葡萄畅销,并有3家欲增加进货;有2家认为红枣畅销,并有1家欲增加进货。

在上述市场和超市所调查的21家经营新疆农副产品的商户中,有4家认为葡萄干畅销,并均欲增加进货;有2家认为香梨畅销,并有5家欲增加进货;有3家认为甜瓜畅销,并有4家欲增加进货;有3家认为番茄酱畅销,并有1家欲增加进货;有2家认为苹果畅销,并有6家欲增加进货;有2家认为红枣畅销,并欲增加进货;有2家认为核桃畅销,并有3家欲增加进货;有1家认为葡萄酒畅销,并欲增加进货。

五、新疆农副产品进入北京的渠道和方式

本次所调查的7个新疆单位驻京办事机构中,有4个是与新疆产地生产方直接联系购进新疆农副产品;有2个是新疆产地的经营专营店,自产自销新疆农副产品;有1个是通过中介机构从新疆购进新疆农副产品。也就是说,这7家驻京办事机构都是以从新疆直接进货的方式为主,只有2家又增加了辅助进货方式,即还从北京农贸市场购进新疆农副产品。

所调查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超市和其中的商户,他们购进新疆农副产品的渠道则是多样化的,包括与新疆生产方直接联系进货、通过中介机构从新疆进货、作为新疆生产方的专营店自产自销、从北京市有关农贸市场进货等方式,这些进货渠道的作用相互之间是不可替代的,各有各的现实必要性和优越性。

六、外阜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的基本手续和要求

北京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商务委员会、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质检局和市卫生局表示,北京欢迎优质且有信誉的外地农副产品进京,政府部门会加强对外地农副产品在京经营的服务力度,对外地农副产品进京入市与本地农副产品一视同仁,没有特殊限制要求。但无论外地还是本地农副产品入市均需符合较严格的质量要求、卫生标准和市场管理规定。

北京市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管委会根据《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北京蔬菜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北京市工商局关于有形市场的十三项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入市商品备案登记制度的通知》、《市场商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规定》等法规制度,具体负责对进入市场的农副产品及经营者的检验、审核,并最终决定其有无入市的资格。

一种农副产品要取得北京市某个市场的销售资格,该市场管委会审查、把关所要求的程序一般为:一是出具产品产地证明。要求提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主体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具的基地证明,未经认证的产品由县一级政府出具或委托有关单位出具产地证明;二是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以及产品标签、标识。一般由生产基地的经济组织或县一级政府及委托有关单位出具;三是首次进入市场的经营者必须办理营业执照,向市场管委会交纳店面摊位费。若是经营食品者要与市场管委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并遵照产品送检制度,即每年至少一次要接到市场管委会下达的《送检通知书》,将食品送达指定的检测机构,接受品质检测,若食品不合格将被下架停售;同时执行商品进货的备案登记制度,对所经销的商品的进货情况,包括将上述1、2两种证明和供货方的资质证明及进货合同、委托书等内容填写《商品备案登记表》,交市场管委会备案,以使管理部门实施商品责任的全程追溯。

若只是想让产品进场而人不进场,就委托该市场某个经营商户将产品和上述备案所需的证件材料交于该经营商即可。

加工并销售农副产品的企业要取得北京市的经营资格则需要办妥并出具工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经营资质证、进货凭证、产地证明、产品标签和标识、qs证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进京证。

进京的动物产品企业除了要准备出具上述证件外,首先要经过产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审核和推荐,填写进京动物产品企业申请表交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审核通过后,由北京市农业局予以备案认可。这其中要求动物产品企业具备相应的加工规模(禽类产品企业要求年屠宰量达500万只以上)、其产品为非疫区生产、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并且能够派出检疫员等条件。

若是企业要进入北京某个市场经销产品,要将上述各证件内容备案于该市场管委会,一旦出现问题管理部门一查到底。

七、新疆农副产品进京入市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主要问题有:

1、产品运输成本高。

新疆农副产品运输成本较高,流通环节过多成为市场商户反应最突出的问题。市场商户认为,新疆至北京路途遥远,产品包装费用昂贵,同时产品采购运输销售的物流体系不够完善。

2、货源不稳定、供给缺乏保障限制了新疆农副产品的销售。

有商户反映,在产品旺销的时候反应机制不灵敏,货源弹性不足;产品生长受气候影响大,有时候产品质量缺乏保障。

3、新疆农副产品品种较为单一。

有部分市场商户反映在北京销售的新疆农副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在此次调查表中所列的多数产品在北京市场没有销售。

4、市场门店费、摊位费等费用较高,销售成本大,商户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一定补贴。

5、产品价格过高是市场的普遍共识,而运输成本高、货源不稳定、供给缺乏保障是造成产品高价的综合原因。

6、产品包装简陋。包装的简陋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解,降低了新疆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位;不利于宣传、树立品牌形象,同时也给超市的商品储存、摆放、结算带来不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疆农副产品在超市中的推广,使得超市推广、销售功效未得到完全体现。

7、存在假冒伪劣现象。

假冒伪劣现象严重是众多市场商户遇到的一大难题,共有4家市场商户将其列为销售活动的首要障碍。他们认为,假冒伪劣产品破坏了新疆水果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扰乱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8、缺乏规范的产品标准

超市普遍反映新疆农副产品虽然品质极优,但是产品的分装、规格等级划分都相对随意,未形成严格规范的标准。

建议: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保证货源充足,适销对路。建议产品供给方加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益。

2、疏通物流渠道,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大力发展产品直销店,有效降低运输流通成本。

3、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新疆驻京机构希望政府能够搭建平台,在拓宽销售渠道方面加大对经营者的支持力度。

4、改进包装方法,提高包装质量,使产品既便于贮存,又有利于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5、树立销售新思路。鉴于新疆特色产品种类众多,可以考虑组合成礼包出售,拓展礼品市场。

6、建立可靠信誉和品质保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打击假冒伪劣,从产地源头抑制不合格产品出疆。

7、超市建议严格规范产品标准。

八、当前有利于新疆农副产品进京入市的四个途径

(一)积极申办20**年北京市新疆商品大集。为了给各地名特优产品进入首都市场搭建桥梁,20**年北京市将举办17期外地商品大集,每期都由一处地段繁华、交通便利、有实力的北京大型商场(或商业设施)承办,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支付场地费,每期一般举办两周。从今年已经成功举办的6期情况来看,现场销售火爆、签约形势喜人,同时还引起了媒体和市民的强烈反应。目前新疆尚未参与,建议新疆有关部门可以与北京市商务委联系举办一期新疆农副产品大集。

(二)参与并不断扩大与北京的农超对接业务。20**年7月,商务部、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是试点城市之一。农超对接是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的重大变革,是适应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现代流通模式之一。农超对接通过推动超市利用自身在市场信息、管理等方面优势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提供生产技术、物流配送、市场信息咨询、产品销售等一整套服务,将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地联结起来,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条,发挥流通带动生产的作用,对于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积极组织此项活动,举办了多次展销会、洽谈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新疆农副产品企业与北京超市多联系,将更多的农副产品介绍给北京市民。

农产品与农副产品范文篇2

1农副产品包装的好处

1.1农副产品包装是营销产品的重要手段。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优秀的产品缺乏正确的营销手段。很难取得销售成功。农副产品给消费者的印象通常是低档的商品。一些农副产品销售者也这样认为,所以他们一般不注重农副产品的包装。权威资料显示,有50%~60%的消费者是受包装影响而产生购买欲望的。如果对农副产品进行精包装,不但能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还能够提升农副产品的档次,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赚取更多的利润。

1.2农副产品包装能提升消费者对农副产品质量和档次的认可。产品包装直接针对产品。既是农产品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能兼起品牌商标、广告宣传等作用。产品外包装的品牌标识是产品和企业无形的广告宣传,有助于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提升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认可程度。利于产品的销售,如金华火腿、富士苹果等品牌凭借优质的产品和精美的包装赢得消费者的好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绿色果蔬、有机食品等农产品的销量与日俱增。而人们对此类产品的识别和质量的确定往往是通过包装上的各种认证标识。

1.3良好的包装便于对农剐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农副产品中果蔬粮食类多为季节性商品。内类水产类为不易存活、不易保鲜的商品,所以农副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尤为重要。商品包装在从商品生产领域转入流通和消费领域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外包装不光具有美观性。更能保护产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品质和营养,如从美国引进的MAP鲜肉包装膜,具有降低整个商品成本、降低物流费用、延长鲜肉保质期等作用。

2农副产品包装的弊端

2.1农副产品包装不规范导致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精美的包装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法商贩正是抓住消费这一消费心理。对普通甚至劣质农剐产品进行精美包装,以与实际不符的价格售予消费者。获取高额利润,对消费造成欺诈行为。

2.2农副产品过度包装导致经营、消费成本过高。在包装设计时,往往会出现包装与内装物品价值不相称的过度包装现象。经营者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取得更多的利润,迫使消费者支付额外的巨额包装费。在短期内,企业盈利可能会有明显上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伴随着商品过度包装愈演愈烈之势。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浮高现象。价格浮高反过来刺激了商品过度包装,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商品过度包装助长奢侈浪费、畸形消费等不正之风,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悖予发展循环经济的宗旨。

2.3农副产品包装材料的不安全性。随着包装行业的发展,包装材料的种类与包装的工艺手法也在不断增加。面对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包装,人们选择产品时对包装的考虑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农副产品这类食品的包装安全性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暴利,不考虑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使用一些低成本的商品包装。有些包装不能隔绝不卫生因素的污染,有些包装会与商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毒物质,对消费者人身安全造成伤害。聚氯乙烯是一种制作塑料包装的材料,但多数聚氯乙烯是有毒的,不能用于包装农副产品,但其价格低廉,所以很多商家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农副产品,却不考虑后果,给消费者造成伤害。

2.4农副产品包装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由于农副产品的包装大部分是以纸箱和塑料制品为主,其中纸箱浪费了大量的木材,已造成森林水土流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浪费大量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所使用原生材料均来源于术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

3解决农副产品包装的途径

3.1应充分发挥包装对农副产品的促销性、美观性、适用性等有利方面的作用。20年前消费者购买农副产品是直接从农民手中购买或自己收获。但如今可供选择的购物场所覆盖了从便利店,超市,自由市场,百货公司,到Internet。消费者对农副产品的选择更从简单的满足其食用功能。到包括对味道、颜色、营养价值、保质期、美观性、趣味性、安全性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产品的包装应兼具科学性、保护性、方便性、现实性、美观性等优点。

3.2节约资源,适度包装。在提升我国农副产品的消费档次,兼顾高档农副产品包装的精美性和新颖性的同时,注意节约成本。避免过度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将低碳消费理念引入到对农副产品的包装行业中,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3.3对农副产品包装时采用环保材料。针对我国农剐产品包装易污染环境的问题,应充分发挥商品包装的环境友好性原则。严格要求在包装设计时,尽量选取可回收、可再生或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农产品与农副产品范文

一、稷山县农民经纪人协会的发展过程

稷山,稷王教民稼穑之地,土地肥沃,五谷丰登,是中华农业文明发祥地。自古以来,这里的农民除种植粮棉外,就有种植红枣、柿子、苹果、桃、杏、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特长。稷山现有耕地面积57.7万亩,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9.7万。稷山独特的地貌、气候为生产优质粮棉、红枣、葡萄等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全县现有红枣面积15万亩,葡萄5万亩,苹果、桃、梨等其他水果类6万亩,蔬菜3万亩,总产量21万吨,蜜枣、果脯年产量约为3.5万吨,鸡蛋年产量4万吨。稷山先后荣获"全国农副产品深加工十强县"和"全国红枣产业化十强县",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板枣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红枣深加工基地,华北最大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养鸡基地。摆在农民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把产量巨大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早在计划经济时期,稷山就有一批从事中介的农民经纪人队伍,但是受大气候的影响,这些人的中介行为只能是"地下活动",虽然也为当时的农副产品销售做了不少工作,但其信誉度不高,销售范围不广,仅限于"小打小闹"。为扩大农副产品销售,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有效进入市场,稷山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邀请专家论证,决定建立一个规范化、高标准的交易平台。"稷山县两红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该公司建设速度快、起点高、标准高,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建起了11000余平方米的交易门面房,10000平方米的交易大棚,容量为2200吨的冷库,大型电子显示屏一块,并与农业部信息网联上了网,短短一年时间,交易额已达7.4亿元,显示出了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有了销售平台,经纪人队伍的整顿、组织、培训也就水到渠成了。于是,稷山县委、县政府决定以两红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成立了由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会长、农业局局长为副会长,两红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为常务副会长的农民经纪人协会。协会的成立,为全县农副产品畅通销售架起了一座桥梁。

二、稷山县农民经纪人协会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

2004年,稷山县农民经纪人协会领导组成立后,对全县经纪人进行了调查摸底,制定了严格的入会标准。具体做法是:首先,在调查摸底的前提下由村委择优挑选,进行推荐;乡镇政府纵横比较,确定人选;协会认真考查,批准发证。其次,制定了经纪人的5个具体条件,一是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见识;二是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经验;三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实力;四是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威信;五是有相当的组织能力和信誉。协会领导按上述标准和条件在全县选定了157人的协会会员,并邀请专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销售知识专题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放了盖有县人民政府印章的“农副产品销售员”证书,协会于2004年3月10日在两红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在第一次协会大会上,制定了包括总则、职能和任务、工作制度、组织机构及经费在内的协会章程和协会会员守则,进一步明确了经纪人的任务,划分了销售区域和种类,并分设了红枣、葡萄、果类、蔬菜、蜜枣果脯和家禽蛋类6个专业销售组。协会规定每年召开三次例会,3月份安排销售计划、任务和指标;10月份互相交流,汇报销售情况,查找问题,提出下步打算;年末评选先进,参加全县表彰大会。

稷山县农民经纪人协会以两红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载体,给经纪人和客商提供吃、住、停车、信息和产品种类、产量、分布及质量标准。全县农副产品种类、养殖户每年的产量、质量,都由村、乡镇两级核准后在协会登记造册,由协会向经纪人提供,这样就形成了以市场为平台的产、供、销、加一条龙的产业链,农民经纪人的销售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想尽办法,把稷山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东南亚及周边国家,挣满了自己的腰包,充实了农民的钱袋,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4年底,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10名优秀农民经纪人代表受到了隆重表彰。两红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给经纪人无偿提供场地,优惠冷藏冷冻,提供食宿、信息、业务洽淡室,办理绿色通行证及工作证件等,凸显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两红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载体的稷山县农民经纪人协会,运作高效,管理规范,促进了稷山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好评和经纪人的高度赞誉。

三、农民经纪人协会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成立农民经纪人协会,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是当前农副产品种植、销售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充分利用经纪人信息灵通的特点,指导和告诉农民应该种什么、种什么能挣钱、能致富,这不仅能帮助农民增收,同时也使经纪人有了充足的货源,在销售中赚取最大的利润,从而达到了共同致富的“双赢”效果。二是堵塞了个别奸商投机取巧、压级压价、坑害农民的渠道,规范了营销市场,树立了当地农副产品的市场信誉和地位,使广大农民种养有信心,收入有保障。三是促进农民在种、养殖上加强技术含量。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民在种、养殖方面只注重产量,忽视了质量,多数处于中低档水平,很难被市场认可,影响收入的同时,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挫伤。如稷山县西社镇范家庄村村民在经纪人的建议下,加强对葡萄的科学种植和管理,做到了产量和质量双优,每公斤葡萄售价5元左右,每到采摘季节,经纪人蜂涌而至,产品供不应求,而有的种植户亩产很高的葡萄却销不出去。农民经纪人协会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让经纪人言传身教予以指导和引导,使广大种植户认识到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使稷山农副产品在全国市场上有了立足之地,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四是经纪人在销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通过协会及时反映到政府,使政府能够正确决策。如有经纪人反映,稷山县拉运农副产品的车辆经常受到检查、扣留,县政府立即出台了绿色通行证的政策,凡是拉运农副产品的车辆,统一在两红农副产品市场办理通行证,境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故检查扣留,违者严肃查处。五是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当地农副产品直接由经纪人销往全国各地,稳定了市场价格,使农民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四、稷山县农民经纪人协会运作和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启示之一:成立农民经纪人协会,是农副产品现状的客观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农副产品产量巨大,流通任务比较艰巨,单靠农民自产自销根本无法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交易平台和中介环节来完成这一使命,使农副产品有序、高效地走向市场。顺应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农民经纪人及其协会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启示之二:成立农民经纪人协会,变流通无序为有序,是规范市场、保证农民利益的具体措施。农副产品市场化是必然趋势,销售渠道不畅是阻碍市场化的症结,突出的问题表现为,种植面积加大,产量巨增,农民信息不畅导致销售困难和产品积压,影响效益。而不规范的经纪人队伍各自为战,甚至出现相互拆台、压级压价、欺客宰客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和经纪人自身的利益,影响了产业发展。成立农民经纪人协会后,有效规范了市场流通秩序,促进了农副产品的大规模销售,使广大的种养农户得到了实惠。

启示之三:成立农民经纪人协会,充分发挥经纪人的作用,是促进农副产品销售、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3月稷山县农民经纪人协会成立以来,销售全县各类农副产品已达20余万吨,销售额高达13.4亿元。临汾、翼城、河津、新绛、万荣、临猗等周边县、市的农副产品也大量通过稷山经纪人销往全国各地。由于组织规范,价格合理,诚信交易,稷山的农民经纪人在全国市场享有较高的信誉,许多客商通过电话定货、网上定货甚至汇款定货。目前157人的协会会员都建立了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每人年平均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上,最多的达到5000余万元,稳定的销售渠道,巨额的交易规模,有力促进了广大农户的增收。

五、进一步完善农民经纪人协会运作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农民经纪人队伍从无序到有序、从零散到有组织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稷山的农民经纪人协会虽然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已经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经纪人数量偏少,全县年产30万吨的农副产品要靠157人销售还远远不够,目前的销售市场还有一定的局限,协会服务水准还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为使农民经纪人协会充分发挥其长期稳定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素质,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