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范例(3篇)

发布人:转载 发布时间:2024-08-11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范文

我国幅员辽阔,在广阔的领土上矿产资源是极为丰富地,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是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发展中主要目标,只有使矿产资源充分发挥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新环境下,科学调整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范围,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矿产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其主要方向有以下几点。

1.1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进行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以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带动规划管理的科学化。

1.2为更好地发挥规划的作用,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规划成果进行管理,以数字化管理代替传统数据管理方式。

1.3矿产资源规划是矿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的规划信息与其他矿政管理信息难以有机的融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交换、共享,充分发挥规划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宏观指导作用。

1.4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网络技术结合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业务工作开发矿产资源规划管理软件,利用局域网和远程通讯网,建立统一规范的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网络体系。

2系统建设原则

矿产资源的科学利用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对其利用方位和方式进行合理化的管理,是资源利用工作方面的重点内容。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新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是保证矿产资源得到科学应用的重要措施,因此对系统进行设计和间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系统对矿产资源利用进行规划的科学性。下面本文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进行了总结,面对数量庞大的数据,系统的建设应以下原则为依据进行实施。

2.1从总体效益出发。

总体利益指的就是矿产资源及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利益,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保证矿产资源的科学利用为目的,实现国家信息资源和矿产资源应用协调发展,应从全局角度进行考虑,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国家矿产资源和信息资源能相互配合,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2.2从实际角度出发。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这都要求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矿产资源分布、数量等实际情况,并对当地生产发展度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和需求程度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强调信息系统应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系统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应用环境,保证系统在先进性方面能够符合当地矿产资源应用程度的变化。

2.3从统一性角度出发。

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软件环境应与部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保持一致。以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为主导,同时也考虑业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和重组。

3系统总体设计

矿产产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手段,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有效调整矿产行业不合理的发展方向,对科学利用资源进行全面社会建设至关重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以矿产数据的分析和决策为主要工作形势,对矿产资源的应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是通过现代化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依据矿产资源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化管理,实现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现代化的目的。下面本文将对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进行探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数据库设计。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涉及的数据来源广泛,数量巨大,数据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总量控制、优化布局、结构调整以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确定的鼓励、限制、禁止勘查开发的矿区和矿种等内容和元数据。系统将数据分成规划分区库、规划基础信息库、基础地质库和基础地理库等四大空间数据子库和规划指标库、规划元数据库等两个属性数据子库和规划文本文件子库。

3.2系统功能

3.2.1数据处理。

系统管理员根据规划成果的实际情况在系统中生成规划图件表现、规划指标表表现和总体规划等文本的表现供用户浏览和分析使用。为规划空间布局审查生成所必需的底图,即提供用户严格按照审查条件生成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规划图以及矿产资源开采与保护规划图。

3.2.2规划审查。

系统提供人工录人或从探矿权库和采矿权库中自动读取两种方式建立包括项目申请范围坐标值在内的申请项目属性表。系统自动在规划审查底图上圈出待审项目的范围,并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反馈空间布局审查结果供审查人员判别。系统从库中调人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生态环境等准人条件指标供审查人员参考。

3.2.3查询统计。

部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包括两部分,一是在规划数据库所包含的各级规划成果中,用户可以多种方式快捷地查到所需要的图件和规划指标,并可对图形要素完成缓冲区查询。二是查询已审查的探矿权项目和采矿权项目并在图件上定位显示。

3.2.4数据输出。

可将用户查询统计结果和规划审查结果打印输出。

3.2.5系统维护。

包括系统环境设置、数据字典库管理、投影变换、量测工具、数据备份等。此外,应用ARC工MS技术开发了规划成果的网上与查询功能。

4结束语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范文

一、工作目标

在巩固和发展前一阶段“治乱”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治散”。完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加快矿产资源整合,力争三年左右时间,使全市普通建筑石料、砖瓦粘土矿山数减少三分之一,全市矿山总数不超过450座,使矿山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矿山开局趋于合理,矿山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矿区及主干道两侧、旅游风景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对前期“治乱”工作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彻底改善矿山开采、加工、运输环境。按照“关、停、并、转”的要求,对巢庐路、巢无路、合裕路、合巢芜高速公路等主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和风景名胜区周边的矿山一律予以关闭;对可视范围内的破碎机一律拆除或搬迁,新设加工区域破碎机械一律安装除尘设施,否则,环保部门依法查处,国土、公安、工商、安监等部门暂扣直至吊销相关证照,供电部门不予供电;加强源头管理,深入开展“治超”活动,严禁运输矿石的“黑头车”、“超载车”上主干道,所有上主干道和穿过城区的矿石运输车辆,必须加盖雨布,杜绝抛洒滴漏现象。

(二)编制矿产资源规划。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组织编制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修编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深度加工,限制砖瓦用粘土和普通建设用砂石的开采总量;二是具体划定并扩大现有的禁采区范围;三是加大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四是明确现有矿山数逐年减少的目标,全市矿山总数不超过450座,并将整合、关闭任务,分解到各县区。

(三)优化矿业权布局。一是对一矿多宕口、大矿小开、矿山布点过密、生产规模过小和个体矿山集中区以及矿区范围平面或立体交叉重叠的地区进行整合,重点整合露天开采的普通建筑石料和砖瓦粘土矿山。二是按照“禁采区关闭、限采区收缩、开采区集聚”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关小并大,实行“统一开采、集中加工、分散经营”的模式。对拒绝整合和未达到《安徽省24个矿种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规定的10万吨以下矿山一律予以关闭。三是对条件成熟的矿区,由政府统一收购,重新划定范围进行出让,用出让所得的矿业权价款对小矿合理补偿后全部退出。

(四)严格矿业权管理和审批。一是严格新设矿业权市场准入,加强矿产资源开采资质管理,整顿期间,不得新设采矿权。确需设立的,必须报市政府批准,并实行公开有偿出让,坚决制止以招商引资为由,干扰矿业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工作。二是严格现有矿业权管理。矿山企业办理采矿权延续、变更,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补充、完善相关手续,并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27号文件规定的出让基准价执行。三是对不属于撤出和关闭的现有普通建筑用砂、石、粘土矿采矿权到期后,原核定矿区范围内资源量采完的,不再办理延续、变更手续;对要求扩大矿区范围的,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函〔*〕1048号《关于小型以下矿山申请扩大矿区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执行。

三、实施步骤

大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各县区对所有矿山作进一步梳理,认真摸底排查,填报《各县区在册矿山调查明细表》(附表一),对每一在册矿山提出保留、整合或关闭的初步意见,汇总填报《各县区年度矿山关闭、整合计划表》(附表二)和《各县区矿产资源整合规划时间表》(附表三),于11月底前报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审定后,按审定意见由各县区组织实施。

(二)制订方案。各县区政府依据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审定的矿产资源整合规划时间表,组织编制矿区整合实施方案,报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批准后实施。整合方案应包括整合矿区矿产资源概况、已有矿业权设置情况、整合后拟设置矿业权方案、整合工作进度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三)开展整合。按照批准的矿区整合方案,确定整合主体,分年度组织实施。明确拟设置采矿权的矿区范围,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安全、环境评价等资料,换发采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并严格要求按整合的矿山生产技术方案组织生产。

(四)组织验收。各县区政府于2009年10月底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整合工作进行自查,并向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提交自查报告。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对全市整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向市政府和省整规办报告。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治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突出。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资源整合和矿山生态恢复工作负总责,并逐级签订责任书。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整合工作取得实效。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范文篇3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由国务院批复,现将《国务院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5年)的批复》(国函〔*〕120号)和《规划》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划》和国务院的批复是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保护的原则,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保障我国矿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矿产资源长期稳定供应。

二、矿产资源规划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遵循矿产资源规划。要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审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对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不得批准立项,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必须依据规划,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

三、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要求,依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结合本地区矿产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重点,提高深度,体现特色,组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抓紧完成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土资源部按有关规定程序审批。各地根据需要,按照有关要求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和省级以下矿产资源规划,完善规划体系。未按要求编制规划的地区,不得出让探矿权采矿权。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与矿产资源规划做好衔接。

四、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完善规划的管理制度,落实规划实施领导责任制,矿产资源规划目标和主要指标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要构建规划实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进重大工程实施,严格按规划规范管理行为,扩大规划的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接受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果。

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仍将十分突出,必须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加大地质勘查投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推进矿业经济区和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促进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