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例(3篇)

发布人: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7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育;重要性;实用性;趣味性;素质教育

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医学领域中有着较特殊的地位,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学生对预防医学往往有片面的认识,认为这一学科不重要,没有临床学科实用。因此,为了使这门课真正让学生掌握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要加强预防医学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1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针对医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临床医学的学习而忽视预防医学学习的情况,应自始至终反复强调此学科的重要性,尤其要高度重视第一次绪论课的教学。教学中,可通过一些例子强调预防医学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例如强调如果没有预防医学这门学科及其不断的发展,恐怕我们的卫生工作到现在还处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第一次卫生革命运动中[1]。反应停这种致畸率很高的药物还会被孕妇滥用,特别是曾威胁全球的SARS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也会在全球肆虐等等,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同时让学生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老龄化趋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强预防卫生工作,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需掌握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社区保健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疾病预防控制的措施等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做到不仅会治病、更要防病。启发学生要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工作的需要、成为高素质的卫生工作者,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更要学好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中体现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让学生充分认识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就业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只有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其它象环保部门、城乡建设、建筑行业、饮水管理、食品工业管理、气象局、职业病防治所、学校卫生管理等行业都需要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就业途径相当广泛,从而意识到学好预防医学大有作为。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例如,讲到三级预防的[2]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国情适当举例。在我国SARS流行期间,可结合当时SARS疫情,给学生讲明,造成SARS疫情的病源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一旦有传染源存在,极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和流行。因此,为了控制疫情,必须做好SARS的三级预防工作,特别是重在防止疾病发生的第一级预防措施,如室内定期消毒、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适时戴口罩、适当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等以及重在早发现以控制疾病发展的第二级预防措施,如每天组织学生监测体温等。这样将学校制定实施的SARS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一一列举、讲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能自觉主动地做好SARS的预防工作。在授课中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趣味性的表达和例子来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介绍自我保健的内容时,就可以夸张地介绍说:“等大家都有了很好的自我保健能力,咱们医务人员就该失业了,各家都有齐全的诊疗设施,所有的健康问题在家就可以解决了,这多好啊!”学生一听就笑了:这不太可能吧?这时就可以接着指出,自我保健是一种有局限性的非专业性的卫生保健活动,要求“多依靠自己,少依赖医生”,强调的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自我保健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并非“全依靠自己,不要医生”,对于这样的小知识点,大家在笑声中掌握会更加牢固。

3将素质教育贯穿到预防医学教学全过程的始终

医学生的素质决定着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如预防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3],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群体意识及爱国思想。结合现在环境污染的状况,让大家观察身边那些不环保、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如随地吐痰、自来水管一开就没人关、食堂里剩饭剩菜随处可见、一下课教室里粉笔头乱飞等等,体会自己身上有哪些可能增加环境负担的不良行为,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意识到热爱环境就是热爱生命。另外,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关理论内容又恰恰在预防医学中有所涉及。那么在课堂上除了进行相应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可以结合不同篇章对学生实施适当的健康教育。如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中教会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食谱而做到合理膳食;在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才有利于健康,以及控制身心疾病在自己身上出现等各方面自我保健的知识[4]。总之,素质教育不是经过一时一事能提高的,必须从小做起,而且确实可通过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这种点滴的渗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可起到巨大作用。

在当前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大趋势中,预防医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预防医学的专业教师更要认清形势,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体现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随时总结经验,不断进取,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身心、高素质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吉武.预防医学[M].3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5-97.

[2]钱宇平.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4-152.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篇2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891-02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

1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中预防医学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1乡村医生学历教育是我国国情的需要:近年来,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解决农民基本医疗和卫生保健问题,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民享受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保障农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卫生部一再要求加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及学历教育。

1.2乡村医生的特点:(1)作为直接担负广大农民医疗、预防及保健任务,是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基础。(2)基础知识较差,业务水平偏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乡村医生中,具有正规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22.7%,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他们对一些传染病和流行病的诊疗技术知之较少,看病开错药、打错针、延误病情的事时有发生。(3)大多数没有固定工资,来学校上课不但没有收入,还要花去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他们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提高不快,看病多凭经验。

1.3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中预防医学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应注重不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作用的教育。(2)面对乡村医生的预防医学教学中应注重社区卫生服务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教育。(3)应加强常见传染病和可能新发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教育。(4)应注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的教育。

2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中预防医学课程设置

为适合乡村医生的需要,我们使用卫生部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一版,全国成人高等医学学历教育教材)为授课的主要参考书,总授课为40学时。面向乡村医生的教学目的是学以致用,重点讲授实用性内容,并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及全科医学的学科联系,适当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

3教学改革措施

3.1多采用社区典型案例分析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要实现其教学任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了提高乡村医生对预防医学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解决预防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引用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2应用先进的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预防医学教学的效率:应用电视录像、幻灯、投影、Powerpoint及CAI课件等直观教学及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如在讲解大气污染、室内污染和水体污染的来源、对健康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时,通过观看录像,将现场搬到课堂,形象生动直观,学生观看后印象深刻;又如在讲解均数的计算时,略去均数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计算过程,重点讲解资料类型的判断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直接使用计算机计算统计指标,避免人工计算的繁琐,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实用的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和资料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逐渐开展网络教育,对农村社区常见病的三级预防,书本只简单介绍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实际上在农村社区还存在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等,利用网络的优势,参阅大量资料,把农村常见病的三级预防措施通过网络向同学展示,并定期作案例讨论,务求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

3.3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应付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3.1新生入学时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观思想教育,贯彻全科医学理念,认识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及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乡村医生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而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明确学习目的和未来肩负的使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3.3.2在学习过程中,每学期开展1~2次知识讲座,提高乡村医生处理社区常见疾病及应付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

教学中应自始至终反复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并把预防医学中的知识与同期开设的临床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预防医学实用性、趣味性、重要性。例如,讲授三级预防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同期开设临床课程中的常见病: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一一列举、讲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体会到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可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2改革教学内容

首先是教材改革,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使用的预防医学教材实际上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压缩版,教材内容落后于实际工作需要。据报道,就我国当前预防医学知识的现实需求对该领域专家及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一线的医生(共计22人)进行访谈的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需要和最缺乏的业务力量是既精通临床又熟悉预防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在“环境与健康”方面,52%的社区临床医生对居室内空气污染感兴趣;“营养与健康”方面,65%的调查对象对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感兴趣;其他感兴趣的内容70%的被调查者集中在老年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等方面[1]。因此根据临床的实际需求,对大专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保留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基础上适当增加临床工作者感兴趣的内容,删除陈旧的、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并吸收与临床相结合的新知识。

3改革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预防医学教育以传承专业知识为主,不少教育内容脱离现代科技和临床实际,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学习兴趣差,知识面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弱。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钻研教材、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尝试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和探索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问题式教学许多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3]。授课教师根据所讲内容,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如传染病防治部分内容,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以提问方式复习,以艾滋病为例,重点讨论如何应用三级预防原则和措施开展防治。让学生既掌握了传染病防治,又引发了对传染病防治的思考。

3.2案例式教学在预防医学课教学中,案例讨论最能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4]。如在食物中毒的教学中,可以给出几种食物中毒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中毒类型以及如何防治。在临床医学大专《预防医学》中学生以为最难学的莫过于医学统计学内容,并且在学习阶段意识不到统计学的实际用处,到工作中要搞科研写论文才知道其重要性。对医学院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调查结果显示[5],在理论课教学方面,60%以上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具优势,几乎所有学生认为理论课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实验课教学,一半学生认为最好能上机操作,并参与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际案例,从而使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学习率和构成比时,我们给出实例,让学生发现其不同点,然后进行概念的讲解,增加记忆,最后找有代表性的统计学误用两概念的,让学生集体讨论,使概念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知识的应用能力。

3.3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预防医学的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以及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因素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有利于健康,以及如何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等。在饮食与健康中教学生如何制订自己的食谱而做到合理膳食,或安排一次实验课教学生如何制订一份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谱。

3.4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上教学资源等,制作课件时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新闻、图片或案例等信息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利用现代化科技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开设实验课统计学软件操作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5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重点不是单纯地传授越来越多的医学理论和成果,而是将重点放在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上。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易理解的内容,如环境与健康中的一些章节,先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边自学边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专题讨论或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还可以分小组进行比赛增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