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展示词汇解释词汇练习词汇扩展词汇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教学是贯穿始终的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的外国学生,即使语音发音不标准,语法不通,可是只要他掌握了一定的词语,就能与人沟通交际。而交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将词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词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学生识词、辨词、选词、用词的能力,培养他们在交际中正确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陆俭明,2000)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从教学内容上说,……词汇教学,应属于重点教学内容,特别是初级阶段;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掌握大量的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量的多少以及词汇掌握程度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为它决定了交际的有效性和信息的获取量,包括阅读获得的信息,影视欣赏获得的信息等。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证明,词汇量的贫乏会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信息的顺利获得。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外汉语教学中展示词汇的技巧
展示词汇就是把生词通过多媒体、板书、听写、词卡等形式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认读,从而使学生对多学词的音、形、义有所了解,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词的用法。
展示生词的具体做法有两种:单一词汇的展示和课文词汇的综合展示。前一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准确地建立起每个词的音、形、义的联系,后一种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组词成句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综合地使用两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生词。例如,在课堂中第一次展示生词时,可以使用单一词汇展示的一些方法,给予学生准确的输入刺激,而在总结环节的时候使用综合展示法,让学生了解本课生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用法,培养学生的造句能力。
单一词汇的展示
领读:教师对每一个生词作示范性朗读,学生跟读。领读可以是单独的词,也可以是结合学过的动词组成的词组。学生跟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纠正发音,确保在生词的第一次输入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
认读:教师请学生认读黑板、词卡或PPT上的生词,同时向学生说明生词的音、形、义。学生可以先按生词的先后顺序认读,然后再打乱顺序认读,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读音。在学生认读生词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语素、偏旁引导学生猜生词的词义、读音,并介绍生词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生词。
领读和认读都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具作用辅助。利用卡片,正面写上文字,背面标上拼音。认读时可以先读拼音再读汉字,也可以直接辨认汉字,发出读音,如果认读失败再展示拼音。学习名词时可以使用实物和图片在课堂中将所学的生词实体化,这种方法在学生预习情况较好时,效果更理想,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文词汇的综合展示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生词表中的词汇一般是按照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为了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凑有序地衔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方法的需要将生词重新排列,然后再按照重新排列的顺序进行认读和讲解。
词类排列:把课文中的生词按照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等不同的词性归类排列。比如课文生词表中有下列词汇:
要水果呢苹果吃喝汽水面包咖啡
教师按照不同的词类重新排列为:
水果苹果面包汽水咖啡(名词)
要喝吃(动词)
呢(助词)
这种排列是从词的语法功能出发,便于教师根据不同词性的词的特点进行搭配练习,并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巩固对汉语词类的观念。
相关排列:教师根据词与词的之间意义的相关性,将生词表中的词汇重新排列。
如果某课文中生词的排列顺序是:
家爸爸这是妈妈那姐姐不妹妹
按照意义的相关性可以排列为:
这家
爸爸
妈妈
不
姐姐
妹妹
那
是
这样的排列可以直观地展示句型,也可以帮助学生把孤立的,彼此不相关的词汇,组织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语言材料存入大脑。
串联排列:按照生词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认读生词以后,教师以排列好的生词叙述和串讲课文。学生以生词为线索听教师讲解再复述课文。串联课文可以用遮蔽法辅助以降低难度,即在PPT上打出课文将生词遮蔽起来,请学生根据提示说课文。学生通过认读、听教师串讲课文、自己复述课文等多次教学活动中对生词进行了多次听、说练习,大大提高了记忆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解释词汇的技巧
解释词汇就是将所要讲授的词汇的意义及用法给学生加以解释。词的用法包括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词在剧中的位置、词的语境意义,词的搭配、词的使用范围等。解释词汇的技巧有很多,这里具体讲解词汇的联想技巧和以旧带新的技巧。
词语相关性联想:在词汇教学中,词语相关性联想是先由教师说出一个词语,然后对这个词进行简单解释后,再让学生立即联想一个与之有关的词并马上说出来或用笔记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这个词进行解释。比如:“恋爱”一词,学生就有可能会联想到“爱情”、“约会”、“甜蜜”、“公园”、“争吵”、“结婚”等。
图画联想:在词汇教学中,图画联想是先由教师提供一幅图,让学生根据这幅图中的画面说出联想到的相关汉语词汇,从而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词语的联想能力、辨析能力。比如:教师提供一幅天安门的图画,学生从此画面中可联想到以下汉语词语,即北京、雄伟、长城、历史、文化、故宫、皇帝、颐和园……
整体和部分的联想:即整体与个别的联想,比如:“树林”和“树”、“书籍”和“书”、“布匹”和“布”,前者是指事物的集合体,后者是指具体的、个别的,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以旧词解释新词:在解释新词时,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用已经学过的词来自己解释新词,然后再给以归纳和纠正。比如:在讲到“提醒”一词时,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由于直接的解释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化繁为简可解释为“叫做事的人注意,不要忘了要做的事”。又如讲“舅舅”一词,可以以设计对话的形式用旧词解释新词。例:
老师:XX,你有舅舅吗?
学生1:有。
老师:请你告诉我,舅舅是妈妈的?
学生1:是妈妈的哥哥。
老师:还有呢?
学生2:是妈妈的弟弟。
老师:对了。所以?
学生3:舅舅是妈妈的哥哥或弟弟。
这种以旧释新的教学技巧,不仅可以让学习者正确理解词义,而且还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提高汉语表达的能力。
以旧语素教授新词:教师在讲授新词时,通常是引导学生对新词中学过的语素进行回忆,并根据旧语素的意义来推测新词的意义,这种技巧在教学中显得颇为必要,这有助于外国学生掌握汉语词汇规律,对词汇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如:学习“电费”一词,教师提醒学生“费’’是已学的语素,意思是“花掉的钱”,那么“电费”就是“用电而花掉的钱”:以后再学习“路费”、“水费”、“生活”、“服务费”、“邮费”,学生就会颇感容易。
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词汇的技巧
词汇练习是指学生在初步理解了词义与基本用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反复操练与实践,达到熟练、运用自如。课堂教学技巧在数量上是无限的,而对外汉语教学技巧也会随着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学手段的发展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得到新。近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寓教于乐,所以课堂中设计游戏的技巧成为各位对外汉语老师需要重视的一部分。
我认为,教学中游戏技巧的目的就是在于依靠语言运用的实践,以游戏为媒介的教学手段,让学习者在游戏教学中通过感受一一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习得语言,不断地扩展、积累语言词汇,从而提高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扩展词汇的技巧
扩展式教学技巧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之后所采用的一种词汇教学手段,它主要以学习者对词汇进行直接的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为基础,在词汇层面上进行扩展的教学技巧。扩展式教学技巧不仅可以复习巩固已学的词语扩大词汇量,而且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课堂练习中掌握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对学习者遣词造句起到示范作用。
词语的同义扩展和反义扩展:词语的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都是聚合关系的一种,不仅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解释词义,而且也可以用来扩展词语。首先要求学生概括词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然后扩展出他们熟悉的或未知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比如:
漂亮一美丽、好看、可爱(同义)
痛苦一幸福、快乐、高兴(反义)
词语的同义和反义扩展与语素扩展一样,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采用师生问答方式或者以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在扩展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说出与应扩展的词毫不相干的词语或完全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词语,只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掌中的主导作用,不失时机地加以指点,学生就会在词语扩展练习中不断获得新知识。
一词多义的扩展: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在扩展多义词的义项时,教师应该以本义或基本义为参照点,再不断地扩展说明其他义项的隐身依据,并举出相对应的例子,把复杂词解释成简单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
①这口井很深。(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大)一本义
②这本书很深。(深奥)一引申义
③我们的友谊很深。(深厚)一引申义
④夜已经很深了。(时间长)一引申义
教师在讲“深”这一词时,以“深”的本义为基本点,然后从语义的范畴出发,扩展这一词的其他义项,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同一词的多种义项。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除了部分语音教学阶段以外,课堂教学都应该是建立在词汇教学的基础上。所以丰富和完善词汇教学的技巧对课堂教学的展开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展示词汇的技巧、解释词汇的技巧、练习词汇的技巧以及扩展词汇的技巧不应是单一完成的,应当相互配合、有序衔接共同完成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育技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李杨《对外汉语教育课程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育概论》
[4]李如龙,杨吉春.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04).
[5]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01).
[6]樊莉.对外汉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启发[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05).
[7]木欣.谈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个原则[J].八桂侨刊,2003(05).
全册教材简析:本册课本共8个单元,每单元3至4篇课文,1课听说训练和1个单元练习。全册共计课文30篇,8课听说训练。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第一单元:学习要刻苦;第二单元:向革命烈士学习;第三单元:关心农业生产;第四单元:主动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第五单元:初步懂得一些自然常识;第六单元:学习革命领袖和科学家的优秀品质;第七单元:遇事要开动脑筋、要开扩眼界;第八单元:初步懂得世上有像狼一样的恶人,懂得对敌斗争要机智勇敢。课文的作业分两类,属于理解性的练习题编在课文后面,属于巩固性和运用性的练习题编在课堂作业本里。每单元一个练习,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但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研,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除每个单元教学的内容相对集中以外,还有下列特点:①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编有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思考题,这些题目与学生的生活、思想有密切的联系。②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还编有指导学生行为的题目。这类题目有的是要求学生联系实际作出口头回答的。这样的编排,目的在于联系儿童实际,导之以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以发展语言为主线,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教材把听说训练与课文并列编入目录,除每单元有一课听说训练外,在每个单元练习中还安排了一次说话写话训练。阅读教学中也把阅读和说话结合起来,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互相促进。3、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注重实用性。本册课本除保留了一部分优秀的传统课文外,还选编了许多贴近儿童生活的新课文。本册教材还编有应用文《请假条》。4、考虑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生发展水平有差异等原因,还编有一本《选学读本》,供条件好的学校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一、语文知识能力方面1、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看音节写出词语,能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能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2、学会330个生字。初步培养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端正、清楚。3、能正确读写292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一部分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4、初步懂得词语的搭配要恰当,能归并同一类的词语;能比较哪些词句写得具体,能用指定的词语与意思完整的句子。5、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6、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听写部分课文。7、能看图听故事、讲故事和续编故事,听懂对儿童的广播。8、初步学会写请假条,能写几句到一段意思简单的话。9、初步学会使用问号和感叹号。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1、学习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公私分明,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通过扫墓等活动缅怀革命烈士;学习茅以升从小立志为中国人民争气。2、能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爱护小同学;能主动关心残疾人,能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懂得老师爱学生,学生要尊敬老师。3、初步懂得世界上有像狼一样的恶人,对他们仅仅靠说理是没有用的,要机智、勇敢地和他们作斗争。4、初步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自然美,培养美好的情感。5、懂得学习、做事都要开动脑筋,要善于观察;懂得要像小鸟一样眼界开阔、见多识广,不要像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自以为是;还要懂得学习、做事只要有恒心,就能获得成功。6、初步懂得种子发芽、蚕和青蛙生长、天气变化等自然知识,培养关心农业生产的思想感情。教学措施: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进度安排:略。。。
1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在学脑这部机器里,兴趣常常决定着大脑机器工作时的转数。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记忆英语单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能得到极大提高。因此,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保持和发展这种兴趣是提高词汇教学,乃至整体英语教学的关键。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脱离词汇说英语无异于“无米之炊。”要想记忆大量词汇,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学生的记忆力是在教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学必须根据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记忆力加以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2在语境中深化,在运用中掌握
词汇的意义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如果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即使学生记住了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也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中。因此,词汇教学应融入到句子和语篇的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语言的环境,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掌握其用法,深化对词汇的理解。
3了解构词,掌握内在规律
英语的词汇量浩瀚如海,却有其内在规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如同根词,前后缀,词性转化,派生,合成等)对记忆单词大有帮助。当教会学生一个单词时,对其词汇联想加以提示、引导,也就是帮助学生由一个词联想到与它在意义上、用法上有关联的其他词。这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延伸能够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极大程度的扩大词汇量。
4设置语境化练习,督促学生经常复习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它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只有在练习中才能检验学习的效果,才能发现问题。要学好词汇就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练习在时间上应该有适当的分配。一般来说,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的集中练习优越。关于练习的方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类型,并尽量地使它多样化。英语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学生需要经常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词汇才能事半功倍。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做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避免遗忘的必要条件。复习词汇时还要注意词汇之间的联系。如果把单词仅看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来学习,那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记忆难度大。把单词进行科学分类,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还可以引发联想,激发学生兴趣。
5课外阅读,拓展渠道
课本中有要求的词汇属于教学中的基本词汇,对于这些基本词汇要熟练掌握它们的用法。然而教材的词汇量是有限的,要想真正学好英语,光靠课本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课外知识进一步加深巩固,扩大词汇量,拓展知识面。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词汇的掌握提出了新的、更多的要求。教师要有效地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果,就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重视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其掌握一定的词汇学习技巧和策略。如果教师能重视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掌握词汇的能力就一定能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坚实地基。
投稿小常识:
投稿标题栏上应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