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例(3篇)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4-03-08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5(a)-0156-03

AnalysisoftheUnsafeFactorsRelatedtoFemoralFractureintheElderlyandthe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

LIJie

GuilinMaternity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Guilin,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541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unsafefactorsrelatedtofemoralfractureintheelderlyandthe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MethodsSixtyelderlypatientswithfemoralfracture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December1st,2012toDecember1st,2014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andassignedtothecontrolgroup(30cases)treatedbytheusualcareandtheobservationgroup(30cases)treatedbynursinginterventioninaccordancewiththenursingmethod.Andtheunsafefactorsexistinginthenursingprocessofthetwogroupsand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Theunsafefactorsexistinginthenursingprocessforelderlypatientswithfemoralfractureincludedthefollowingaspects:lackingenoughresponsibilityandsufficientriskassessmentabilityandprofessionalcapacityinthenursingstaff;poornurse-patientcommunication;preoperativeadversepsychologyofpatients;lowcomplianceofnursing;longlengthofstay;illnessrelapseandsoon.Andlackingenoughresponsibilityandsufficientprofessionalcapacityinthenursingstaff,preoperativeadversepsychologyofpatientsandlonglengthofstayarethemainunsafefactors,whichaccountedfor41.7%,35.0%,25.0%,50.0%,respectively.Aftertreatedbythepreventivemeasures,thetotalefficiencyofcar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much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Femoralfractureintheelderly;Nursing;UnsafeFactors;Preventativemeasures

股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之一[1],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在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分析其不安全因素及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2]。随机该研究主要讨论了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选取该院2012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日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日收治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5.1±4.8)岁,体重47~58kg,平均体重(48.2±4.3)kg,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3.2±1.3)个月;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66.7±4.3)岁,体重48~59kg,平均体重(49.1±4.5)kg,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3.5±1.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方法

(1)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疼痛护理,换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选用我院骨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通过吹气球呼吸法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注意改善患者饮食,进行防止便秘训练;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感,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应用温柔、鼓励的语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术后采用患者硬膜外或静脉止痛治疗控制疼痛;输液速度控制在30滴/min,回到病房后暂时关闭止痛泵2h左右,待麻醉作用逐渐消失后,再打开镇痛泵的开关,这样会避免加重老年人全麻后的不良反应,便于护士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之后按常规输液速度输液,注意调节输液速度,保持充足循环血量,以保证有充足尿量。③嘱病人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足趾的活动,15min/次,2次/d,并协助关节膝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伤后3~6周做股四头肌收缩,30min/次,2次/d,加强膝关节活动,防止膝关节僵直。伤后6周功能锻炼则以骨关节为主,逐渐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骶尾部常用红花酒精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压疮的发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为主,忌油腻、生冷、酸辣,多吃青菜、萝卜、米汤、瘦肉汤、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经过循证文献查询,得出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护患沟通不良、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护理依从性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等。

(3)该院骨科护理人员通过院内学习培训、阅读书刊、工作经验、同事间交流等渠道,针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该院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的不安全程度、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采用骨折护理功能综合评分标准[3]:评分为90~100分,无疼痛,行走正常为显效;评分为50~89分,轻微疼痛,行走基本正常为有效;评分为50分以下,骨折状况长时间未恢复,疼痛感加剧,不能行走为无效;其中显效、有效为护理总有效率)等。

1.4统计方法

初步录入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科学、真实性。将数据输入EXCEL(2010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清洁(卫生统计)数据后经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该院60例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不安全程度分析,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缺陷和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住院时间长,在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占主要地位,不安全程度分别占41.7%、35.0%、25.0%、50.0%,详见表1。

表1该院60例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不安全程度分析[n(%)]

两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对比[n(%)]

注:两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对比,P

3讨论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所导致的后果,包括:(1)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在各种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出现对患者病情记录不详细和观察不细致等现象,导致患者引发其他症状,如活动性出血、剧烈疼痛、足趾活动受限、患肢血运差,患肢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等,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2)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若护理人员对存在风险评估能力不强,则易导致患者丢失生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加强风险评估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4]。(3)护患沟通不良。护理人员由于护患沟通技巧不足,则易导致出现护患纠纷。(4)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工作年限、应急能力、业务水平的不足,对患者病情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和处理突发状况,引起家属、患者的不满和不信任,导致社会公众对医院不信任。(5)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护理依从性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由于股骨本身的严重损害,使患者术前出现焦虑、抑郁感,抗拒护理,护理人员不能顺利进行护理,导致患者术后康复缓慢、病情反复[5]。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护理中均出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护患沟通不良、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护理依从性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等不安全因素,其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占41.7%,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占16.7%,护患沟通不良占6.7%,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占35.0%,患者术前心理问题占25.0%,护理依从性低占15.0%,住院时间长占50.0%,病情反复占10.0%,说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缺陷和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住院时间长,在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占主要地位。根据相关研究显示[6],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占、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病情反复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实施防范措施后,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这一结论与该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该研究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住院时间长是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实施防范措施后,均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针对不安全因素实施的预见性的防范措施,包括:(1)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及业务水平的提高。医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并对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能进行训练,以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2)护理人员加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认识。由于老年患者有其个体反应及自身特殊的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有足够的认识之后,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个体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7]。(3)完善管理制度。对护士进行合理排班,为其营造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4)加强护患沟通。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老年股骨骨折的正确认识,大多具有特殊心理障碍频出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导致发生老年股骨骨折并发症或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以真诚、主动的态度对待患者,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言行谨慎、掌握分寸、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态度和蔼,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8]。(5)制定跌倒、坠床评估表、压疮评估表等,培训护士填写相关的评估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护理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有效率。

综上所述,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过程中,有效分析其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防范,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李芳.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4,10(19):30-31.

[2]李俊荣.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外医疗,2014,33(4):163,165.

[3]甘谱琴.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并发症的作用[J].安徽医药,2009,13(6):711-712.

[4]叶彩云.老年股骨骨折34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3):100-101.

[5]张爱华,赵雅,刘静雯,等.老年股骨骨折早期康复锻炼指导[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9):576-576.

[6]韩秀丽,赵桂清,申秀君,等.老年股骨骨折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79-180.

[7]王晓庆,张玉莲,罗存珍,等.持续质量控制在预防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压疮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3,13(4):34-36.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折;术后疼痛;焦虑;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34-0126-03

Comfortcare’sinfluenceonanxiety,painandnursingsatisfactiontopostoperativepatientswithfracture

LUMeigui1LINZhihong1WUXinbao2

1.OrthopedicsDepartment,LishuiCityChineseMedicineHospital,Lishui323000,China;2.OrthopedicsDepartment,JishuitanHospitalofBeijing,Beijing10003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comfortcare’sinfluenceonanxiety,painandnursingsatisfactiontopostoperativepatientswithfracture.MethodsAtotalof521postoperativepatientswithfracturefromJanuarytoAuguestin2012wereselectedascontrolgroup,andweregivenroutinenursingmeasures.686postoperativepatientswithfracturefromJanuarytoAuguestin2013wereselectedasobservationgroup,andweregivensystematiccomfortcare.Twogroups’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andvisualanaloguescale(VRS)scorewerecomparedonpostoperative6hand7d,andnursingsatisfactionwasevaluatedbeforedischarge.ResultsOnpostoperative6h,therewasnostatisticaldifferenceonSASandVRSbetweentwogroups(t=0.87,χ2=0.61,P>0.05).Comparingwithpostoperative6h,twogroups’SASandVRSbothdecreased(t=3.51,5.06,P

[Keywords]Comfortcare;Fracture;Postoperativepain;Anxiety;Nursingsatisfaction

舒适护理(comfortcare)是护理人员针对导致患者不舒适的各种因素而实施的一种整体、个性化、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交往上的不愉悦程度,进而促进疾病的康复[1]。由于手术创伤、术后限制等原因,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普遍存在,且多伴有程度不一的焦虑情绪[2],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科将舒适护理引入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中,实践表明该举措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控制了术后疼痛,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患者比较舒适地度过了围手术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3年1月正式将舒适护理理念引入至科室护理工作之中,将未开展舒适护理之前2012年1~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21例骨折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62例,女159例;年龄16~72岁,平均(54.5±9.8)岁。将开展舒适护理服务后2013年1~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86例骨折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419例,女267例;年龄14~71岁,平均(55.1±10.5)岁。两组患者病种均以股骨、股骨颈、胫腓、尺骨、髌骨等四肢骨折、锁骨骨折、腰椎骨折及多发性骨折为主,骨折原因以车祸致伤、高处坠落致伤、摔伤和重物砸伤等为主。研究期间科室病床数、医疗和护理人员等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骨折部位与类型、致伤原因以及病种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骨科护理措施,包括在手术治疗、临床用药、日常饮食、及运动恢复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护理,防止压疮、静脉血栓及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镇痛方面仅遵医嘱给予常规镇痛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骨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措施[3-5],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舒适护理根据骨折类型,指导患者合理放置患侧肢体,维持一定功能位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局部疼痛。如对下肢骨折患者嘱咐其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对石膏固定的患肢密切观察肢端血运情况;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嘱其平卧硬板床,在伤椎处垫软枕,保持脊柱置于水平位置,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1.2.2疼痛护理在遵医嘱给予常规镇痛处理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疼痛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认识疼痛,告知引起疼痛的原因及机制,遵医嘱服用止痛药;指导患者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如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或针头摁住切口,防止牵扯缝线;采用冷敷、冰敷及热敷等各种理疗方法,改善患肢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按照“头-颈-胸-腹-背-腰-大腿-小腿-双足”的顺序依次放松各处肌肉,并配合冥想、腹式呼吸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1.2.3转移患者注意力可通过视觉分散法(读报、看电视等)、听觉分散法(听音乐、故事等)、触觉分散法(轻轻触摸、按摩患肢皮肤),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阈值,降低其疼痛感受。

1.2.4心理护理护士要加强病房巡视,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鼓励患者诉说对疼痛的反应,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消沉、悲观、失望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并尽量寻找到其原因所在。指导患者对术后疼痛和康复过程有正确的认识,从心理上消除不良心理情绪的负性影响。

1.2.5早期康复锻炼只要患者无禁忌证,均应早期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告知患者提高早期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注意事项,早期功能锻炼亦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同时还应注意给予必要的饮食指导,加强饮食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1.2.6营造舒适的康复环境病室内环境整洁,保持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尽量避免或减少强光、噪音等不良刺激。对于存在严重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可邀请同病种康复过程中的患者到病室与患者沟通交流,分享术后疼痛控制经验及康复心得体会,相互鼓励,相互照顾,创造良好的病室氛围。

1.3评价方法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值,分别于患者术后6h和术后7d时测量;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0为无痛,1为轻度疼痛,2为中度疼痛,3为重度疼痛;分别于术后6h和术后7d时评估;③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于患者出院前行护理满意度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2结果

2.1焦虑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6h与术后7d时SAS水平比较如表1所示。由表可见,术后6h时,两组患者的S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时与术后6h比较,两组患者的SAS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术后6h与术后7d时SAS水平比较(x±s)

2.2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6h与术后7d时VRS评估比较见表2。术后6h时,两组患者的VRS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时,观察组VRS评估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术后6h与术后7d时VRS评估比较

2.3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回收有效问卷509份和665份,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0.0±2.5)%、(97.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P

3讨论

对于骨折患者而言,无论是急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在围手术期患者多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加之术后疼痛的伤害性刺激,使患者饱受身心双重伤害,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术后康复都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护理学理念的发展,特别是循证护理的出现,护理服务工作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单纯疾患照顾,更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包括饮食、健康教育及患者的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不同患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严谨、正确地应用目前所能获取的最佳的研究成果[6,7],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以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包含3个要素:①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②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③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将上述因素系统有机地结合,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其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及时、正确、高效的医疗照顾。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和有效的护理模式,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针对骨折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的制动限制而实施个体化的舒适护理;针对疼痛程度,在常规镇痛处理的基础上,辅以系统的缓解疼痛护理,包括放松训练、转移患者注意力和心理护理,同时指导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同时为术后患者营造了舒适的康复环境,使患者以比较稳定的状态接受术后康复治疗。笔者深刻地体会在舒适护理中应尽量做到:心中有患者——能够想到,目中有患者——能够看到,耳边有患者——能够听到,手中有患者——能够做到,身边有患者——始终临在,真诚沟通交流——能够说到做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患者要我做”为“我为患者做”。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h时,两组患者的SAS水平与VRS评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表明术后两组患者均具有比较明显的焦虑情绪,疼痛较重,且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7d时,观察组患者经系统的舒适护理,其SAS水平、VRS评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有效缓解了骨折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了疼痛程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知识价值,对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乃至其他专业患者的护理照顾均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德爱.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3):294-295.

[2]AghayevK,PapanastassiouID,VrionisF.Roleofvertebralaugmentationproceduresinthemanagementof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incancerpatients[J].CurrOpinSupportPalliatCare,2011,5(3):222-226.

[3]牛丛芳,马明丽.舒适护理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74-75.

[4]秦华.160例骨折患者的舒适护理总结[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75-176.

[5]郭文琴,李会川.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89-90.

[6]李梅,付艳霞.循证护理在骨科卧床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660-662.

[7]王海英,杨银菊,高琼洁,等.循证护理预防骨科老年患者压疮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499-2500.

[8]项贤美.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25-26.

[9]杨群英.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5):32-33.

[10]张文娟,石雅泳.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0):88-89.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篇3

【关键词】肋骨骨折;多发;肺挫伤;护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胸部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常常表现为复合性及多发性,以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多见,属于外科急症,常伴有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在胸部损伤后及时、快速及准确诊断对于救治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研究显示,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分析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胸部多发损伤患者3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20-60岁,平均(35.4±12.3)岁。所有患者均于外伤后1h-24h入院,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1.2临床表现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2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4例。闭合伤19例,开放伤16例。单侧外伤27例,双侧外伤8例,肋骨骨折3-16根,合并血胸19例,血气胸8例,颅脑损伤15例,四肢骨折9例,腹部脏器损伤7例。患者表现为患处疼痛、呼吸困难、咯血等,8例患者伴有休克。影像学检查显示多发肋骨骨折,肺组织内片状高密度影,血胸表现为胸膜腔内高密度影,血气胸可见气液平面。

1.3治疗方法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吸氧、补充血容量、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应用肋骨带固定,防止胸廓异常运动,11例患者行开胸探查肺裂伤修补术,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对复合伤进行相应处理。6例患者由于呼吸困难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1.4护理措施①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通知临床医师,采取迅速的处理措施。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措施包括教育患者合理的咳痰方法、雾化吸入、吸痰器吸痰、纤支镜吸痰及气管切开等。③疼痛护理,通过交流,给予患者信心和信念,获得其理解,应用胸带固定胸部,减轻患者创伤疼痛,必要时可以应用药物止痛。④心理护理,通过交流和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情及预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焦虑情绪。⑤合理应用抗生素。⑥加强营养支持。2结果

35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多发复合伤,病情严重而死亡,死亡率为2.86%。外固定治疗患者于3周内改用胸带固定,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者于2周内停用呼吸机,开胸手术并闭式引流者均恢复良好,治疗有效34例,有效率97.14%。3讨论

胸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包括胸壁软组织、胸廓骨骼、胸膜、肺、食道、气管、心脏及大血管等,胸部创伤常为复合伤及多发伤,多发肋骨骨折常合并邻近肺组织挫伤,并常伴有全身多个部位组织器官的损伤。胸部多发伤死亡率高低与休克发生率密切相关,而后者与肋骨骨折后血胸及大血管损伤有关。多发伤伤情危重、复杂,需多学科协作急诊处理,早期伤情评估和诊断是后期治疗成功的前提。因此,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判断伤情,病史、临床表现和查体仅能初步定性,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指导手术的需要,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骨骼及肺组织形态及密度改变,对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